论文详情

2025年第6期
• 污水处理与回用 •

污水处理厂中新污染物的非靶向分析及风险筛查

作者:李彧博
作者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引用本文:李彧博.污水处理厂中新污染物的非靶向分析及风险筛查[J].净水技术, 2025, 44(6): 100-107,124.
摘要:【目的】 城镇污水处理厂作为新污染物的重要源和汇,是控制新污染物排放的关键屏障。 污水处理过程中新污染物经多种途径生成转化产物,种类繁多且结构复杂,使传统靶向分析难以满足检测需求。 当前非靶向分析技术快速发展,但面临着从庞杂数据中锁定关注物质的挑战。 【方法】 研究应用高分辨率串联质谱的非靶向分析方法,从提取的分子特征中筛查出具有环境和健康风险的新污染物。 并基于质谱相似性构建分子网络,识别新污染物的转化产物。 【结果】 在上海某大型污水处理厂采集了6 组样品,即总进水、预处理出水、初沉池出水、生反池出水、深度处理出水和总出水。 经测试分析,从污水处理厂全部样品中共提取出1 262 个正极分子特征和2 078 个负极分子特征。 在过滤、识别和人工检查后,共有710 个分子特征被初步识别为化合物。 通过危害性数据筛查,在具有较高结构检索分数的化合物中有5 种化合物被标记危险性符号,这5 种物质为植物鞘氨醇、3-甲基-2-氧丁酸、邻苯二酚、间甲基苯酚和尼古丁。 进一步将新污染物作为中心节点构建分子网络,实现已知和未知转化产物的高效识别。 【结论】 研究通过非靶向分析工作流程在污水中筛查出了高风险新污染物,并对其潜在的多种转化产物进行探究,将为后续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数据参考。
关键词:新污染物;污水处理厂(WWTP);非靶向分析;环境风险;分子网络
基金资助:上海城投水务科研项目(KY.PS.23.003);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23DZ1203504);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2022494)
下载
下载量:8
查看
点击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