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国内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分析

随着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城市边缘不断向外扩张,地上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处理能力不足和臭气、噪声等二次污染的邻避效应的问题。地下污水处理厂具有占地空间小、环境友好、土地综合利用价值高等优势,在我国城市水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中通过研究国内地下污水处理厂的关键技术和工程案例,分析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技术特征和亟待解决的难题,为地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2023-02-27

重庆某城市污水处理系统雨污分流改造效果评价

近年来,雨污合流问题对排水系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各地投入大量资金陆续打响了雨污分流攻坚战和持久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缺乏对分流效果的科学评价。以重庆某城市污水厂服务范围为例,选择运行成效、环境经济效益、管网系统建设、管理制度4大类11个指标进行分流效果评价。评价结果认为,该系统雨污分流效果显著。改造后,运行成效显著提高,污水集中收集率和厂前进水浓度(COD<sub>Cr</sub>、BOD<sub>5</sub>)更高,主河道混有污水的排口数量明显减少;环境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城区内环境的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减少;排水系统建设逐渐完善,管网密度和管网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基本达到分流制要求;管理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同时,文中总结分析了分流改造的典型经验做法及管网系统尚存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提质增效的工作建议。

2023-03-08

我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化现状、发展及激励政策需求

当前我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市场需求十分巨大,但存在引领性处理工艺缺乏、激励政策不到位、污泥处置率低、处理设备良莠不齐等问题。针对我国污泥处理处置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从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革新、行业的发展模式创新以及污泥处理处置设备的更新等方面出发,提出了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基于我国已有的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出了适合我国污泥处理处置行业发展的相关激励政策。

2023-03-29

污水厂磷的富集原理与工艺及资源化回收新趋势

面对磷资源耗竭和水体富营养化双重危机,磷的去除与回收已成为当前可持续污水处理与资源回用的热点话题。水体中磷的来源与存在形式决定了从污水厂富集并回收磷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磷富集与回收的技术分为生物型与非生物型,生物富磷与结晶法回收联用是目前污水厂实现磷资源回收的主要途径。文中系统总结了污水厂废水处理工艺中(主流工艺)和污泥处理工艺中(侧流工艺)实施磷回收的技术及特点,介绍了部分成熟的磷回收工艺;同时指出磷回收发展的新方向: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蓝铁矿回收、富磷生物质中含磷聚合物提取)、产业化放大与工程化应用(工艺改进、政策支持)。

2022-12-28

湖泊沉积物磷形态分级提取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磷是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限制性因子,其在沉积物-水界面的化学形态和迁移转化过程是调控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文章综述了沉积物磷的化学形态、无机磷和有机磷连续提取方法及发展演变,分析和总结了各种提取方法的优缺点。最后详细介绍了当前较前沿的沉积物磷分析方法,如X射线吸收光谱、原子配对分布函数和核磁共振光谱等,总结了各项分析技术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指出各种分析技术应与磷连续分级提取方法有机结合,多种表征手段优势互补,以期为沉积物中磷素形态表征和转化机制研究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2023-09-03

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碳排放核算边界浅析

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开展不同污泥处理处置工艺碳排放的核算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碳排放核算过程中,为了实现核算的准确性,避免重复计算和漏算,需要考虑碳排放的各核算边界,而核算边界的确定一般需要参考各工艺流程以及处理设施等因素。文中对污泥处理处置工艺的核算边界,即碳源和碳汇进行了分析,并以目前国内外主要的3种处理处置工艺为例,通过对核算边界的分析,为之后碳排放核算方法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3-03-14

CaCl2和NaHCO3对海水淡化水矿化处理效果的影响及最佳浓度分析

针对真空膜蒸馏海水淡化水碱度和硬度偏低的问题,利用CaCl<sub>2</sub>+NaHCO<sub>3</sub>直接投加药剂法对淡化水进行矿化处理。分别研究CaCl<sub>2</sub>和NaHCO<sub>3</sub>的投加量对水中总溶解性固体(TDS)、pH、Ca2+、氯化物(以Cl-计)、总硬度(TH)和总碱度(TA)的影响,并结合水质的卫生安全性和健康安全性,得出达到标准水质要求时CaCl<sub>2</sub>和NaHCO<sub>3</sub>的投加量。结果表明:CaCl<sub>2</sub>能够有效提高产水的TH,氯化物(以Cl-计)和Ca2+的浓度以及TDS也会增加;NaHCO<sub>3</sub>能够有效提高水的TA、pH和TDS。并且当CaCl<sub>2</sub>的投加量为102.0~102.2 mg/L,NaHCO<sub>3</sub>质量浓度在206.4~262.1 mg/L时,得到的产品水既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又能够满足健康直饮水的要求。相比于溶解矿石法,该方法操作简单,试剂用量便于控制,可为岛礁海水淡化装置的淡水后处理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2022-12-28

镧镁改性海泡石对黑臭水体中磷的吸附机理

磷是导致黑臭水体形成的关键元素之一,本研究以天然海泡石作为载体、硝酸镧和氯化镁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镧镁改性海泡石吸附除磷材料,考察了镧镁改性海泡石吸附除磷效果及影响因素并探究了其吸附除磷机制。结果表明,镧镁改性海泡石对磷酸盐的吸附是一个自发、吸热、熵增过程,其对磷酸盐的最大吸附量达117.2 mg/g,对磷酸盐的去除效果受共存阴离子<img id="f23924606ff45cd6ac35d5fe3512b01a" class="picture_figure_line" src="http://rtt.5read.com/pdgpath/23/2351/23513373b389516e040422e574c9cd22/6684e5e191872a2e10c7ff8855344387.jpg" width="102" height="17" title="width=102,height=17,dpi=110" />和<img id="89c6b693e9a8d3065d2b9d6f59f237aa" class="picture_figure_line" src="http://rtt.5read.com/pdgpath/23/2351/23513373b389516e040422e574c9cd22/929fa16dd4a7f5997939ece2611da8af.jpg" width="46" height="14" title="width=46,height=14,dpi=110" />和腐植酸影响小。该材料的pH值适用范围(6~9)较宽,循环使用4次后性能较为良好。镧镁改性海泡石对磷酸盐的吸附机制包括配体交换、化学沉淀和静电吸引作用,生成了La-O-P配合物及MgHPO<sub>4</sub>、Mg<sub>3</sub>(PO<sub>4</sub>)<sub>2</sub>沉淀。实际轻度和重度黑臭水样中的磷经镧镁改性海泡石处理后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水质。

2023-03-08

基于碳减排的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全流程最佳技术路线分析

按照IPCC提供的计算方法,选取符合我国国情的排放因子,以污水厂浓缩污泥为起点,比较了3种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深度脱水+填埋、脱水+干化焚烧+填埋/建材利用、厌氧消化+脱水+干化焚烧+填埋/建材利用)的碳排放强度,从碳减排的角度提出了最优选污泥处理处置的全流程技术路线。研究结果表明,浓缩污泥VS含量在50%~65%时,从污泥处理处置全流程看,深度脱水+填埋路线是高碳排放处理处置方式,且会产生二次污染,应尽量避免;脱水+干化焚烧+填埋/建材利用和厌氧消化+脱水+干化焚烧+填埋/建材利用路线的碳排放强度仅为深度脱水+填埋碳排放的约20%,且后者略低。研究认为,浓缩污泥经过厌氧消化后干化焚烧,残留的焚烧飞灰建材利用是最佳的碳减排处理处置技术路线,且当浓缩污泥VS含量和污泥脱水后含水率达到一定要求时,可以实现污泥处理处置全流程碳中和,应加快推广应用。

2023-02-02

管理视角下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海绵城市建设最重要的核心指标之一。我国各城市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逐级分解至城市管控分区层面,此做法缺乏管控分区层面目标可达性分析,且无法考证城市总体建设目标的可达性。研究基于InfoWorks ICM建立的排水管网水力模型、二维城市/流域洪涝淹没模型及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模型,从城市开发建设管控的基底——“地块”出发,在不同开发指标下研究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潜力,精准确定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层面目标可达性。以此为基础,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精准表达至地块并形成管控分区图,有效指导海绵城市建设与管理,保障城市、管控分区、地块三级指标稳定可达。

2023-08-23

期刊简介

    收录情况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

    · 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SCD)

    · 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核心期刊(A)

    ·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 开放存取目录数据库(DOAJ)收录

    · 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

    · Research4Life(HINARI)收录

    微信截图_20221026164145.png

    主管单位

    ·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 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

    ·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学术支持

    ·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主       编:顾玉亮

    执行主编:阮辰旼

    国内刊号:CN 31-1513/TQ

    国际刊号:ISSN 1009-0177

    邮发代码: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