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7期
• 水源与饮用水保障 •
国产陶瓷超滤膜在低温海水淡化中的应用
作者:杨鑫,刘旭阳,杨兴涛,王钧,刘长青,王智美
作者单位:青岛百发海水淡化有限公司;青岛海水淡化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引用本文:杨鑫, 刘旭阳, 杨兴涛, 等.国产陶瓷超滤膜在低温海水淡化中的应用[J].净水技术, 2025, 44(7): 50-55,129.
摘要:【目的】 超滤(UF)作为海水淡化的预处理单元,是保障核心脱盐单元反渗透膜稳定运行的重要屏障。 然而,在我国北方冬季低温条件下,传统有机UF 膜存在产水量显著下降、膜丝断裂率升高等问题。 该研究以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机械强度高、热稳定性好的国产无机陶瓷UF 膜为替代对象,开展了低温条件下海水淡化预处理示范应用中试研究。 【方法】 分别在常温(16.7~20.9 ℃)和低温(2.2~5.0 ℃)条件下,采用恒压与恒流2 种运行模式,评估并对比了陶瓷膜与有机膜的产水通量、跨膜压差(TMP)及产水量变化规律。 【结果】 恒压运行模式下,陶瓷膜在常温条件下的产水通量显著高于有机膜;在低温条件下,尽管陶瓷膜的产水通量较有机膜下降幅度更大,但仍优于有机膜。 在恒流运行模式下,陶瓷膜可通过提高TMP 来增加过滤推动力,从而维持稳定的产水量;相比之下,低温条件对有机膜的影响更为显著,其产水量仅为常温条件下的37%~41%。 【结论】 文章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国产陶瓷膜在低温海水淡化中试试验中表现出优于有机膜产水稳定性,研究成果可为陶瓷膜应用于低温海水淡化预处理过程提供技术参考和运行参数指导。
关键词:国产陶瓷超滤膜,有机超滤膜,低温,海水淡化,产水性能,跨膜压差(TMP)
基金资助: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专项海洋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23-1-3-hygg-17-hy)
查看
点击量: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