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8期
• 净水技术前沿与热点综述 •
全氟化合物在污水处理中的赋存特征及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张立,孙旭超,李朝宇,王思,刘海燕,万年红,李首道,姜宇
作者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引用本文:张立, 孙旭超, 李朝宇, 等.全氟化合物在污水处理中的赋存特征及去除技术研究进展[J].净水技术, 2025, 44(8): 9-20.
摘要:【目的 】 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因其化学稳定性及疏油疏水特性,在自然水体和污水处理厂各个环节中均被检测出。PFCs具有生物毒性,即使低浓度下也会对环境和生物体造成潜在危害。研究旨在探讨PFCs的污染现状及其赋存特征,系统评估其在污水处理厂不同处理单元及典型PFCs去除技术的处理效果,为PFCs的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 通过系统分析现有文献,评估PFCs在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中的去除效率,并结合吸附法、膜滤法、湿地植物修复法及高级氧化法等典型去除技术的应用案例,比较其对短链与长链PFCs的去除效果与限制条件。【结果 】 污水处理厂进水中PFCs以短链为主;一级处理工艺对PFCs去除率较低,消毒工艺甚至可能使PFCs浓度增加;二级处理工艺通过污泥吸附去除部分PFCs,短链PFCs在生物处理单元中不易被污泥吸附及富集,且部分长链PFCs在处理中转化为短链PFCs,进一步降低短链PFCs的去除效率。相比之下,典型处理技术对PFCs的去除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处理工艺,但对短链PFCs的去除效率仍低于长链PFCs。【结论 】 总体而言,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对PFCs的去除受限,且长链PFCs的转化则进一步增加了短链PFCs的环境暴露风险。典型PFCs去除技术具有显著优势,但其实际应用受制于经济成本和技术成熟度。因此,未来应注重开发针对短链PFCs的高效去除技术,并探索多种方法的耦合联用,同时加强对PFCs迁移与降解机制的研究,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污染控制。
关键词:全氟化合物,污水处理,时空分布,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
基金资助:武汉市知识创新专项曙光计划资助项目(2023020201020327);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科学技术计划项目(KY-S-S-2023-006)
查看
点击量: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