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8期
• 净水技术前沿与热点综述 •
生态补水下污水处理消毒现状与优化建议
作者:余琴芳,王怡帆,杨淑娴,李杨煜
作者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武汉市城市排水发展有限公司
引用本文:余琴芳, 王怡帆, 杨淑娴, 等.生态补水下污水处理消毒现状与优化建议[J].净水技术, 2025, 44(8): 30-37,68.
摘要:【目的 】 随着污水资源化利用加快推进,各地再生水利用率逐步增加,再生水用于生态补水量也相应增加,该背景下污水消毒工艺需同时考虑卫生学安全和生态安全。【方法 】 文章系统梳理了污水处理领域主流消毒工艺的应用现状,详细对比分析了常用工艺(如次氯酸钠、紫外线等)的关键消毒参数、消毒效能及其存在的局限性。针对应用最广泛的次氯酸钠消毒工艺,重点剖析了消毒副产物(DPBs)的生成机制和余氯残留规律,并评估了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在此基础上,从风险防控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次氯酸钠消毒工艺的优化策略。【结果 】 文章对不同消毒工艺进行了综合比较与评估,提出采用次氯酸钠消毒时,应掌握加氯量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及时调整加氯量;采用紫外线消毒时,消毒前应设有过滤工艺,紫外线剂量应充足。解决生态补水下次氯酸钠消毒的DPBs和余氯残留风险,加氯量精准控制是核心。研究进一步指出,传统依赖余氯作为加氯量控制参数存在不足,建议探索采用氧化还原电位(ORP)监测作为更优的控制手段。【结论 】 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背景下,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生态补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旨在为生态补水场景下污水消毒工艺选择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指导,从而推动三水协同共治目标实现。
关键词:消毒工艺,余氯,氧化还原电位(ORP),消毒副产物(DPBs),加氯量精准控制
基金资助:2023 年度湖北省建设科技计划项目(2023-21569-149)
查看
点击量: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