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详情

2025年第8期
• 水源与饮用水保障 •

上海青西地区蓝绿空间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

作者:王欣越,朱祈嘉,吴阿娜,刘垚燚,怀红燕,车越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城市化生态过程和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引用本文:王欣越, 朱祈嘉, 吴阿娜, 等.上海青西地区蓝绿空间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J].净水技术, 2025, 44(8): 45-54,77.
摘要:【目的 】 生态环境质量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蓝绿空间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和质量的变化直接关系到人居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以上海市青西地区为例,研究快速城镇化水平下蓝绿空间的变化趋势,对区域蓝绿空间后期的合理规划、科学管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处理平台调用的1988年—2018年的数据,运用Sen-MK趋势检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对近30年青西地区的植被、湖泊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结果 】 前20年青西地区植被覆盖度退化明显,高植被覆盖区域占比逐渐减小,显著退化区域主要集中在青西地区的东北部及东南部,此后逐步恢复;淀山湖近30年面积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湖泊面积从2014年起逐渐恢复,其水质绝大部分处于劣Ⅴ类水但近年来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善,突变次数和突变时间基本集中在1988年—2000年;人类活动与环境政策对快速城镇化区域蓝绿空间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结论 】 青西地区蓝绿空间的演变呈现“先退化后改善”的阶段性特征,其变化受城镇化进程和环境政策的双重影响。
关键词:蓝绿空间,GEE,Sen-MK,时空变化,水质,植被覆盖度
基金资助: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科技领域课题(21DZ1202702)
查看
点击量: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