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8期
• 城镇给排水工程设计案例专栏 •
降碳视角下北方某流域污水厂尾水生态补水系统扩建布局
作者:窦娜莎,殷豪帅,黄开,赵荣
作者单位:青岛市工程咨询院〈青岛产业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引用本文:窦娜莎, 殷豪帅, 黄开, 等.降碳视角下北方某流域污水厂尾水生态补水系统扩建布局[J].净水技术, 2025, 44(8): 154-163,180.
摘要:【目的 】 研究通过碳排放核算,针对北方季节水源性河道使用再生水作为生态补水回灌河道、恢复水生态、改善水质的情况,探讨流域污水处理再生生态补水系统的扩建布局模式。【方法 】 以北方某流域为例,根据《城镇水务系统碳核算与减排路径技术指南》中关于污水系统、再生水系统的碳核算边界和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重点分析集中+分散建设与全集中建设2种模式的碳排放特征,开展建设期和运营期的碳排放核算研究。【结果 】 建设期集中+分散建设、全集中建设的碳排量分别为101 583、107 172 t CO2-eq,运营期的碳排量分别为2.530、4.164 kg CO2-eq/m3,相比分别减少了5.21%和39.24%,其中污水收集管网的单位碳排放量相差76.76%。【结论 】 建设期碳排放量主要取决于建设的工程量,集中+分散建设模式总体上工程量越小,碳排放量低;运营期单位碳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污水在收集管网中的平均水力停留时间、污水处理厂的能耗和药耗、再生水提升的能耗等,污水在收集管网中的平均水力停留时间影响幅度最大,在评估时作为首要因素,总体上集中+分散建设模式的碳排放量低。因此,从降碳视角,集中+分散建设模式在建设期和运营期降低碳排放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推荐在类似流域污水处理再生生态补水系统扩建布局中推荐优先使用,对“双碳”目标下的水生态修复与水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流域,污水厂尾水生态补水,集中+分散建设,全集中建设,碳排放
基金资助:
查看
点击量: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