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为了控制合流制溢流污染,文章探索合流制溢流污染调蓄池容积设计方法。 【方法】 文章以东莞市生态园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概化排渠和相关汇水分区,构建区域合流制溢流水力模型,研究典型水文年条件下调蓄池设计容积对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效果的影响,采用年总溢流水量、年总溢流次数和年总溢流COD 负荷作为评价合流制溢流污染特征的指标。 【结果】 通过增加调蓄池容积能够提升溢流水量控制率,但是由于边际效益递减,存在一个最优化点,在该点之前提升调蓄池容积能够显著性地增加溢流污染控制效果,在最优点之后继续增加调蓄池的容积,对溢流污染控制效果提升有限。 研究案例中,4 条排渠对应的最优调蓄池体积分别为8 000、10 000、15 000、1 000 m3,对应研究区域溢流污染物负荷和溢流水量的控制率分别为62.4%和51.8%,相较未设置调蓄池工况,减少了43 次年溢流次数。 【结论】 合流制溢流污染存在初期冲刷效应,相同调蓄池容积时,调蓄池对溢流污染物负荷的控制率高于对溢流水量的控制率。采用能反映真实汇流过程的数学模型法,有助于在调蓄池的污染控制效率和建设规模之间寻求技术经济平衡点。 研究提出的设计方法对现行技术规范关于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调蓄池容积的设计指引是有益的补充。
关键词:合流制溢(CSO)流污染,SWMM,调蓄池,容积设计,溢流污染物负荷,溢流水量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项目(U20402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179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909035)